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,h视频国产,国产午夜精品美女视频明星a级,啪啪国产精品,中文字幕二,依依成人综合网,av资源在线看

  • 手機下載

  • 微信關注

當前位置: 文化

母親的縫紉機

來源:晉中日報時間:2024-11-22

那天去看父母,母親又在擦拭她的老伙計——縫紉機。母親曾經(jīng)用這臺縫紉機做過棉布、滌卡、的確良、燈芯絨、勞動布、呢子等料子的衣服。做袖子時哪個壓哪個,就不耷拉了,立領怎么做直挺,翻領怎么做不翹,有蓋的兜怎么做,母親在一次次摸索中解決。

母親出生于1946年,那時村里的女人白天要做家務、下地干活,晚上在油燈下手工趕制衣服、做鞋、納鞋底,十分辛苦。

20世紀60年代初,全村僅有兩臺縫紉機。母親看別人用縫紉機一小時就能做好一條簡單的褲子,非常羨慕,暗暗發(fā)誓,一定要學會使用,而且要擁有一臺屬于自己的縫紉機。

1964年,父母結(jié)婚時,母親已經(jīng)學會裁剪和用縫紉機做衣服。1969年,二哥出生不久,母親終于擁有了一臺上海產(chǎn)的蝴蝶牌縫紉機,在那個年代,獲得購買縫紉機的指標是相當不易的。購買縫紉機花了120元,還是不能翻斗的,翻斗的需要140元,花掉了那年全家的收入。從此,母親的“手中線、密密縫”變成了腳蹬縫紉機的“噠噠噠”聲,工業(yè)革命在我家初顯身手。

自從買了縫紉機,這個堂嫂要做件衣服,那個堂姐要改條褲子,表哥表姐要在縫紉機上練練手,一臺縫紉機承載著多少人的夢想,我就在這“噠噠噠”聲中出生、長大。

“噠噠噠”,從鞋墊到鞋面,從內(nèi)衣到外套,家中里里外外,能用縫紉機的,母親都充分利用。我6歲那年冬天,母親逛街看到一件小女孩的漂亮衣服,便記住樣式,買了布料,給我做了一件。那件粉紅的燈芯絨外套,是我童年穿過最漂亮的衣服,至今記憶猶新。

當時,買布需要布票,因為便宜,人們做衣服通常用市布,但市布做的衣服一點也不結(jié)實。人們說的“新三年”,其實哪能新三年了,孩子們穿3個月不到,衣服就有窟窿或撕扯了,然后家長就給補縫。一件衣服能穿過春夏秋冬,過年當新衣,新衣里邊套棉襖,春天里邊套絨衣、毛衣或線衣,夏天單件穿,秋天里邊繼續(xù)套絨衣。不長個子的,衣服穿了一年又一年;長個子的,衣服小了,家長會把衣服下面縫上一截,繼續(xù)穿或給弟弟妹妹穿。平時人們穿的衣服常是補丁蓋補丁,所以母親就經(jīng)常在舊衣服上顯示她的高超技藝,補丁也用縫紉機補得十分精致。

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社會的發(fā)展,縫紉機一度成為結(jié)婚三大件之一。那時,母親常常根據(jù)說明書修理機子的一些小毛病,比如針腳跳線、縫料停滯不前、針距時長時短、運轉(zhuǎn)不暢、常斷針等,還常常給它上機油。別人家的縫紉機早就不能用了,我家的保養(yǎng)得很好,還在繼續(xù)作貢獻。

時間一晃,我上小學五年級了,大表哥為我家攬回活,編織袋底邊縫口來料加工,我們家的“噠噠噠”聲一段時間便會響個不停,損耗得最厲害。每天放學回家,我和二哥的任務就是剪袋子之間的線和數(shù)袋子,10個一沓折疊好,100個一摞捆好。那時候我覺得很幸福,勞動能改善生活,辛苦著,快樂著,縫紉機在我心中是“功臣”。

我上初中時,姐姐已經(jīng)參加工作,大哥上大學,二哥開始從事農(nóng)業(yè)勞動,家里光景變好了,兄弟姐妹的衣服鞋子大部分是買的,母親偶爾做做衣服、鞋。

1991年開始,我們的下一代陸續(xù)出生,母親為他們做尿布、連腳褲、飯褂褂。2000年之后,母親偶爾用縫紉機扎下床單邊、做做鞋墊、弄個門簾、做做她和父親的棉衣,縫紉機常常被閑置。

如今,只有衣服領子針線松了,褲子褲邊開了,我才會想到母親的縫紉機??p紉機也舊了,臺面有了一道道裂痕,用瀝青做的尺子已經(jīng)模糊不清;縫紉機也老了,皮帶已松,“噠噠噠”聲變得沉悶,帶著年老的滄桑,默默地陪伴著我的父母,一起慢慢變老……

武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