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晉中日報時間:2025-03-17
武勇東
祁縣谷戀村,是中國歷史文化名村,原名叫北圐圙、圐圙堡,最早由明代高姓從陜西渭南移居于此建村,至今有600多年歷史。后來,人們覺得“圐圙”二字生僻,就把村名改為谷戀(谷戀寓意美好,祁縣方言與圐圙發(fā)音一致)。
至今,村里高姓人口仍然占到90%。谷戀村的歷史名人,一個是清代翰林高錫華,另一個是晉劇鼓師泰斗高錫禹。高錫禹乳名狗蠻,人稱狗蠻師傅,他一生致力于晉劇和祁太秧歌唱腔改進,門生眾多。
農(nóng)歷二月二,同學老高說谷戀村要唱戲,邀請去看。懷著好奇之心,與老高、老范一同前往。
早上,乍暖還寒,一上車我便問,這村里為什么二月二要唱戲?現(xiàn)在村里唱戲有人看嗎?老高笑笑說:“回去看看不就清楚了。”
其實,谷戀村我是去過幾次的。第一次,是谷戀村剛獲得“中國歷史文化名村”。當時走進街道,感覺和其他村子也沒有太大區(qū)別,只有幾幢建筑明顯區(qū)別于其他院落。我走進一個大門敞開的院子,邊進邊問:“有沒有人?”一位老人拄著拐杖迎出來,熱情地招呼:“有啊,我家這是祖?zhèn)鞯睦显?,你看那琉璃瓦,還有上面的磚、木雕都是我小時候就有的。像這樣的院子村里有十來個,不過大都鎖著門,跟著兒女們進城了。”
第二次,源于工作,單位領導說谷戀村的傳統(tǒng)文化資料整理得差不多了,看能否采訪一下,做幾期《話說晉中》節(jié)目。在祁縣縣委宣傳部的幫助下,我聯(lián)系到谷戀村文化開發(fā)人高懷壯。他忙里偷閑,給我們講了一系列關于谷戀或遠或近的故事。
明清兩代,谷戀村出過翰林1人、舉人8名、秀才200余名。他們有的經(jīng)商,有的當官,都傳承著“善良熏世、耕讀傳家”的人文祖訓。在谷戀村的文化熏陶下,新中國成立至今,谷戀村考入各類高等院校的400余人。那次采訪錄音,整整做了2期時長30分鐘的廣播節(jié)目。
時隔已久,再來谷戀,看到沿路掛著橫幅“谷戀有200位秀才”“谷戀有五品官高則?!薄恳粭l似乎都蘊藏著一個故事。
進了村,街上已經(jīng)是人頭攢動。我們停好車,沒走幾步,老高便遇到了熟人。
“卯靈,剛回來?去樂樓場呀?”
“嗯,去樂樓場?!?/p>
……
農(nóng)村唱戲的戲場,谷戀村叫樂樓場。到了樂樓場,“樂樓”上正在打“二通”,側面顯示唱詞的屏幕播放著演職員表。場子里,觀眾都已經(jīng)站好各自的位置,擠得滿滿當當,不少人還帶著板凳。這種場景只在我很小的時候有過,現(xiàn)在已經(jīng)很少見了。聽完戲,老高領著我們進入樂樓對面的金剛寺。他流暢地講解著金剛寺的相關情況,這些知識,谷戀村的人們基本都知曉。
從金剛寺出來,進入旁邊一個古院落,屋里走出一中年男子,帶我們進去看他保存的古典家具。交談中,得知他是院子的主人,前些年外出做生意,最近聽說村里開發(fā)文化遺存,從中看到商機,便返回來,繼續(xù)做古玩生意。
“回來生意開張了沒有?”老高問道。
“不著急,咱村里已經(jīng)建了一批民俗客棧,村里又唱戲宣傳。你看樂樓場里的觀眾,常常爆滿,還有專門的人維持秩序,老人們說這是‘狗蠻師傅’保佑著呢。等咱村文化旅游搞好了,天南海北的客人一來,我這生意就好辦了,你說是不是?”院主人邊說著,邊詳細講解著他的古家具。
老高家的院子在他考上大學時就賣給了同村人,現(xiàn)已被修葺一新。老高拿出手機拍照發(fā)到家庭群,高興地告大家:“跟我小時候基本一樣,就是沒土炕了。”
最后,我們來到高懷壯家,不少同學都在。坐到飯桌上,高懷壯講了開場白:“歡迎谷戀村的以及不是谷戀村的朋友們,今天唱戲以及大街上懸掛橫幅,意在給谷戀村的傳統(tǒng)文化尋找一個載體,把它傳播出去,助力鄉(xiāng)村振興。歡迎大家留下寶貴意見,我們逐步改進提高?!?/p>
這就是谷戀村的龍?zhí)ь^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