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晉中日報時間:2025-07-04
“跟著黨,這輩子,值!”
“看見這章,就想起當年在黨旗下舉拳頭的日子!”
“我堅信一個理,黨員就得挺直腰桿做人,俯下身子做事,這樣黨徽就會在你胸前發(fā)光!”
一枚枚紀念章,在七月的驕陽下折射出莊重而溫暖的光芒;一雙雙布滿歲月痕跡的手,珍重地撫摸著這份特殊的榮光;一張張刻滿風霜卻依然堅毅的面容,在這一刻綻放出自豪的笑容。
連日來,我市向黨齡滿50年、始終忠誠于黨的事業(yè)的老黨員致敬頒發(fā)“光榮在黨50年”紀念章,這枚紀念章不僅是榮譽的象征,更承載著無數(shù)共產(chǎn)黨員在不同崗位上傾注熱血、奉獻一生的光輝歷程。
歲月無聲,誓言永恒。他們中有離休干部、退休教師、普通黨員、退休工人……不同領(lǐng)域的黨員以不同的方式詮釋著“初心如磐、使命在肩”的深刻內(nèi)涵。
“這一路走來,苦過累過,可心里頭這團火,從沒熄過!”和順縣松垴村老黨員馬平和小心翼翼地將紀念章捂在胸口,仿佛要將其融入血脈。五十載躬身為民,他在先后擔任村委會主任、村黨支部書記期間,帶領(lǐng)鄉(xiāng)親們肩挑背扛,興修水利、平整土地,傾力解決行路難、飲水難、用電難等急難愁盼問題,發(fā)展集體經(jīng)濟,帶領(lǐng)村民致富,是村莊發(fā)展的“主心骨”和村民信賴的“當家人”。半個世紀的風雨兼程,馬平和始終將黨徽刻在心中,將責任扛在肩上。
當金章落在胸前,太谷區(qū)老黨員柳厚茂布滿皺紋的手顫抖著撫摸徽章上的黨徽,哽咽道:“這枚紀念章,是替犧牲在運輸線上的戰(zhàn)友們戴的?!?971年冬,21歲的柳厚茂毅然踏上北去的軍列,5年間駕駛軍車穿越雪原,為邊防哨所運送數(shù)千噸糧食。他曾在暴風雪中,脫下棉衣護住發(fā)動機,裹著薄毯在駕駛室堅守整夜。老人從舊木箱中取出珍藏的立功證書、軍用水壺和泛黃的黨章,一字一句道:“請組織放心,只要還能動,我就會繼續(xù)當好黨的宣傳員!”
同樣獲頒紀念章的左權(quán)縣退休教師趙慶香,教書育人,辛勤耕耘,將心血傾注于三尺講臺,培養(yǎng)了一代又一代接班人。她手捧紀念章,眼眶濕潤:“看著國家越來越強盛,我打心眼里自豪。希望娃娃們記住,沒有黨的培養(yǎng),就沒有我們的今天,也沒有他們美好的未來。這枚紀念章,是歷史的接力棒,薪火相傳,弦歌不輟。”
紀念章雖小,卻承載著歷史的厚重與信仰的分量。這不僅是對老黨員半個世紀忠誠與奉獻的最高褒獎,更是一座流動的豐碑,無聲訴說著他們對黨矢志不渝的追隨。
“七一”前后,我市為2837名老黨員頒發(fā)“光榮在黨50年”紀念章,通過莊重儀式傳遞黨的關(guān)懷與敬意,凝聚起奮進新時代的磅礴力量。廣大獲頒紀念章的老黨員們深受感動,紛紛表示將倍加珍惜榮譽,永葆黨員本色,繼續(xù)發(fā)揮余熱,為晉中高質(zhì)量發(fā)展貢獻智慧和力量。
熠熠生輝的紀念章,是時光對忠誠最深的鐫刻,是信仰在歲月長河中淬煉出的赤金,它們閃耀在老黨員們的胸前,也必將照亮后來者前行的道路。這穿越半個世紀的誓言和榮光,已化作新時代晉中兒女攻堅克難、奮勇爭先的磅礴偉力,在實現(xiàn)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中,書寫新的更加璀璨的晉中篇章。
記者 閆曉媛